胶东在线文登10月23日讯(特派记者 刘妙)从怀揣1万元循着参的足迹来到黄海之滨威海文登,到拥有千万元资产的专业种植西洋参公司:从35亩参园,到如今千余亩参田,这位名叫孙立君的东北"大哥",在西洋参主产区文登创业只用了11年。
提起孙立君,在文登“参界”是个知名人物
孙立君老家吉林长白市抚松县,被称为“人参之乡”,孙立君家里世代以人参为业。多年来,孙立君发现很多好参都是从山东来的。于是, 2008年,孙立君带着1万元钱,一路跟随着好参寻到文登区张家产镇。
经过实地考察,他发现文登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无霜期长,非常适宜名贵中药材生长。孙立君毫不犹豫承包了35亩土地,在异乡的土地扎根,传承着祖辈的种参事业。
“因为当时管理落后,西洋参的亩产比较低,1亩地才产两三百斤”,说起当年种西洋参的经历,孙立君一下打开了话匣子:“当时西洋参的价格高,每斤的收购价格在80元到120元,最高时候还达到130元-140元,收入一年比一年好,我的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,由35亩扩大到现在1000亩。”
随着产业做大,孙立君出资2000万元成立了威海市齐国参业公司,清洗、烘干、冷藏等生产实现机械化。公司建成11个现代化空气能热泵烘干车间,通过自动化控制,年烘干量可达20万斤,大幅提高了西洋参初加工的质量和效率。
孙立君的“参事业”,只是外地人在文登创业的缩影
上世纪80年代初,口子李村农民王继振引试种西洋参取得成功,西洋参从此有了“中国户口”。
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孕育了文登西洋参独特的品质。检测报告显示,“文登西洋参”主要有效成分总皂甙、硒和多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超美国、加拿大等原产地产品。
经过近40年的发展, 摩臣2娱乐摩臣2地址:http://www.55555com.com,文登西洋参产业不断成长壮大,文登西洋参种植面积稳定在5.5万亩,年产鲜参约7500吨,干参约1800吨,占全国总产量近七成,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参产地。
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文登西洋参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。2018年8月,文登被授予“中国西洋参之都”称号。2019年5月,文登西洋参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中药材类第三位,品牌价值达到116.43亿元。
随着文登西洋参知名度、美誉度越来越大,孙立君的“参事业”也一路高奏凯歌。孙立君说,“我们的西洋参不愁卖,在交易中拥有更多主动权。”
“11年来,我感受到了文登种植西洋参的天然禀赋,享受到政府扶持鼓励政策,文登是我的第二故乡,文登参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。”孙立君信心满满地说。
金秋十月,参田里的西洋参收获机轰鸣着,一个个“参疙瘩”从土垄里翻跃出来,参农们难掩喜悦之情。
在现代化的中国(文登)西洋参交易中心,西洋参独特的药香味扑鼻而来,西洋参加工厂、商铺一片繁忙。
文登西洋参品牌价值持续倍增,文登也正在全力培育提升集药材种植、医药工业、商贸物流、康养旅游于一体的西洋参全产业链条,目标到2020年,向百亿产业目标进军。